湘桥区3000名基层党员和群众全力护航“国际茶日”活动

湘桥区3000名基层党员和群众全力护航“国际茶日”活动 

网格联动党群共治 守护古城盛宴平安 


  本报记者 梁佳涛

  5月21日至24日,国际茶日2022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暨2022潮州工夫茶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湘桥古城区作为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区名安保维稳工作面临极大压力,基层护航“国际茶日”,党员动是和群航活对平安湘桥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的一次实战检验。

  潮州古城区地处湘桥中心地带,众全700多处文物点星罗棋布,力护50多条古街巷纵横交错,国际茶日17项国家级“非遗”活态演示,湘桥7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历久弥新。区名近年来,基层湘桥区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党员动把打造古城区治理样板置于平安湘桥建设全局中谋划推进,和群航活为全区提升平安建设科学化、众全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建模打样”。

  “大党委”为社会治理赋能

  古城区汇聚了几十家非遗体验博物馆、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和品牌老字号,600余家商铺,以及137家民宿客栈。如何让各行各业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古城区治理?

  湘桥区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联合市、区16个单位成立了牌坊街商圈“大党委”,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充分整合牌坊街商圈党建资源,将党建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多方治理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古城街区,为牌坊街商圈发展增添强劲党建推动力和治理新活力。至目前,商圈“大党委”共联结成员单位83个,吸收党员商家69家。

  在此次“国际茶日”主会场外围,湘桥区充分利用牌坊街商圈“大党委”的组织优势,联合古城区诸多商家,在牌坊街及周边额外安排200多席工夫茶座,为来访宾客提供品茶、休憩、出行指引等精细服务,并充分利用古城区商家LED电子屏,循环播放相关宣传内容,对活动持续进行宣传,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新技术”为平安建设增效

  外来游客人数多人员复杂、街巷纵横交错、监控盲区多是古城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在节日高峰期,古城区日均人流量可达20万。

  为强化古城区安保维稳工作,湘桥区深入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古城区维稳安保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设立“古城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连接古城区大街小巷的全部平安视频监控,辖区内景点、主要路口等实时监控画面全部清晰可见,以视频监控、语音播报、Wifi全域覆盖,实现治安情况、人流情况全面监控、管控、疏导到位。

  在“国际茶日”活动期间,古城应急指挥中心全天候为各项活动保驾护航,中心后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区域游客流量和现场情况,做到提前疏导、精确防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进一步强化活动安全保障,使各项活动开展“旺而不乱、热而有序”。

  “老百姓”为古城活化添薪

  在“国际茶日”活动期间,湘桥区全面激活平安湘桥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网格员、义警、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入到后勤服务保障中,并结合网格管理的有效经验,运用古城应急指挥系统,统筹安排活动各点位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为活动顺利开展贡献“网格力量”。在活动区域内,志愿者们坚守在各个主要路口和关键点位,引导往来人流、维持活动秩序,并为来访宾客提供各项贴心服务,让来访宾客全面感受潮州人的热情和好客。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国际茶日”活动期间,湘桥区共有超3000名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各项后勤保障和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6万小时,为来访宾客提供各项精准服务超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