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潮州全力推进枫江流域水质达标工程 今年6月底前将消除劣V类水质

  本报讯 (记者 梁佳涛)采用国企“大兵团”作战、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座、污染持续开展环境执法行动……近段时间以来,防治我市全面铺开枫江流域水环境整治行动,攻坚突出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战潮州全质达污水管网建设、力推V类支流清淤和系统治理四大工程,进枫江流将消坚持长短结合、域水标本兼治,标工确保今年6月底前枫江深坑断面水质消除劣V类,程今除劣年底前水质稳定达标。年月

  枫江发源于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由沟尾溪和西山溪汇流而成,打好底前流经揭阳汇入榕江,污染河流长度71公里,防治潮州境内河流长度约50公里。这条覆盖潮州约82万人口的河流长期饱受污染,经过近年的大力整治,流域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目前,水质处于劣V类标准,已被省列入国考断面进行挂牌督办。

  2月20日,我市正式启动枫江水质达标攻坚工程建设。随后,我市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指挥协调作用,迅速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规划建设。连日来,北站西路开发区泵站边的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大型桩机加紧作业,力争早日在这里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据了解,目前潮州流域内旱季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约5万吨/日。为填补缺口,我市正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座,日处理能力约5.1万吨;新建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厂1座,有效填补污水处理设施短板。这个位于开发区泵站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涉及老西溪这一重点整治河流,建成后将服务开发区、古巷镇锡岗村、凤新街道东埔村。当前,该项目已完成试桩工作,正在抓紧打桩施工,计划于3月底完成一体化土建施工,4月底完成配套附属工程,5月底完成调试工作,确保稳定出水。

  此外,位于河浦沟上游凤新中学旁、日处理能力1万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也已进入打桩阶段,计划5月底完成调试工作,确保稳定出水。

  污水管网建设是枫江整治重中之重。根据相关工作方案,我市拟新建管网约3103公里(其中潮安区约2051公里,湘桥区约930公里,枫溪区约122公里)。我市将参照练江整治模式,与省建工集团等国企深度合作,采用国企“大兵团”集中作战,重点突出污水收集管网及支次管网建设,地毯式推进已建管网“补漏洞”和未覆盖区域“补空白”工程,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实际处理率,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

  在推进流域环保执法方面,今年来,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798人次,检查企业2762家次,责令整改259宗,停产停电163家。接下来,我市将推进流域陶瓷产业的专项执法,以整治流域内“散乱污”工业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联合执法、镇街联防联查,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管执法模式,全面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巡查执法,确保在5月底前完成枫江流域内工业企业的全面检查和整改工作。

  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除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加强环境执法外,我市还将深入推进全流域系统治理——一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各级河长水质巡查责任,紧盯工作重点,结合“创文”“创卫”和清“两违”等工作,推进枫江流域干支流疏浚清淤,规范流域内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另一方面,将水系治理与生态保护、环境提升等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流域治水模式,引入河道水质生态净化系统,采取生态补水、生态清淤、生物净化、自然型护岸等综合性措施,统筹推进岸线整治、湿地建设、控源截污等系统性工程,让枫江流域实现由“生态污点”向“生态亮点”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