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饶平县新圩镇: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

  􀳊 本报记者 丁玫


  金秋九月,喜迎新圩械化阳光晴好,大饶水稻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平县


  在饶平县新圩镇南洋村,镇打造粮镇伴随着一阵旋翼转动声,食生示范农用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产全程机操作下开始在百亩稻田上空作业,呵护水稻茁壮成长;在新圩镇梅林村,喜迎新圩械化两台农田垦造机正在忙碌运转,大饶为种植工作做准备……


  今年以来,平县新圩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镇打造粮镇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食生示范以农业生产机械化赋能粮食生产,产全程机全力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喜迎新圩械化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大饶颗粒归仓。平县目前,该镇种粮大户有10家以上,集约经营土地4000亩以上,全镇建有2个粮食烘干中心,年烘干能力达50吨,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无人机直播、无人机施肥喷药新型机械化操作也正在推广。


  近几日,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百万农机保粮安活动落下帷幕。作为新圩镇的种粮大户、饶平县霞美种养合作社理事王文得获评“最美农机合作理事”称号。


在新圩镇的稻田间,无人机正在为农作物喷药。 本报记者 庄园 实习生 吴婷婷 摄


  “一台农用无人机一天至少可以给300亩稻田施肥,一台收割机一天可收割40亩水稻,大大提高了效率!”王文得表示,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给合作社耕种管收带来了极大便利。自2020年7月以来,霞美种养合作社承包了新圩镇1100多亩流转土地,并开始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还带动周边300户农户种植。此后,投入100多万元陆续购买收割机、烘干机、农用无人机等农机装备,农业全程机械化能力稳步提升。


  记者采访王文得时,正好遇到新圩镇科技助农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前来与他交流种植管养技术。“助农服务队的支持给了我们底气,我们更有信心做好粮食生产。”对此,王文得连连称赞。


  据新圩镇副镇长王烁维介绍,针对农村耕地面积大、劳力不足的现状,新圩镇整合镇域内农机、农技、农资经营商等成立科技助农服务队,根据镇域实际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推广适宜粮食生产的农机具,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进行指导,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目前,服务队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名,农资经营商3名,种粮大户3名。新圩镇农村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万平说,自成立以来,他们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在推广良种、地力培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农户进行指导,积极联系上级农技相关单位,引进市农科院大豆、花生等良种高效示范点,探索良种实验并逐步推广,今年全镇夏种大豆、番薯、玉米等扩种1000多亩、大棚反季节蔬菜近千亩。并培育“一村一品”项目,以霞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丝苗米”种植基地为示范点,推广优质米种植,提高粮食商品价值。


  为保障粮食生产,新圩镇将农机手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了一批机收减损能手和优秀作业组织。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对田中水田项目提水、苗田村农田排灌沟、新石村农田水利等进行提升,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9月底全面开工。


  “我们还制定奖补方案,对种粮及土地流转进行奖补,鼓励提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方式集约种粮,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王烁维表示,下一步,新圩镇将继续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优化农田水利条件,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提升机械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资监管,继续培育壮大粮食经营主体,探索农业托管协办体系,确保全镇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