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积极开展水稻灾后自救

本报讯(杨慈监)“你们一定要详细阅读《病虫防治通知单》《水稻遭遇洪涝灾后应急措施》等相关手册,蕉城积极及早发现稻田出现的开展病虫灾害,及早采取措施,水稻控制病情,灾后自救降低农作物受损程度……”近日,蕉城积极在八都镇水际村受灾的开展水稻田里,村主任黄香洪正在向生产自救的水稻农户讲解灾后抢防补救工作。

今年6月22日以来的灾后自救暴雨袭击,导致蕉城区农作物大面积受淹,蕉城积极内涝渍水灾情严重,开展近几日雨后的水稻晴热天气,更是灾后自救为农作物病虫害的流行和蔓延创造条件。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蕉城积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开展蕉城区采取措施,水稻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

针对灾后水稻不同的生长情况,各乡镇指派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恢复灾后。对于受灾倒伏的水稻苗,视倒伏情况,能扶则扶,恢复叶片自然分布情况,降低产量损失;对于发生涝渍的地块,要加快清沟排洪排渍,促进土壤水位进一步降低,及时打涝漂浮物,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发生,并适当布施磷酸二氢钾、稀薄尿素肥液等叶面肥,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机;对于因水淹、冲毁造成绝收早稻或中稻大田,要及时选择早中熟品种及时补播、育秧,或难以恢复种水稻的,指导农民改种其它作物,做到不空田、不荒田。同时,该区还指导农户利用山坡地、边杂地等扩种、套种,以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发生灾后灾,蕉城区在暴雨过后还及时抓好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根据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加强灾后易发、重发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控,及时指导农户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防止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