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艺名家琼霞,获评“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

 人参与 | 时间:2024-05-18 13:11:14

珠海文艺界又传来喜讯。珠海中国中青近日,文艺由珠海市文艺名家、琼霞国家一级演员、获评“梅花奖”获得者、戏剧红线女关门弟子赖琼霞主演的旦行新编红派现代粤剧小戏《家访》、传统红派粤剧折子戏《思凡》,年英获选参加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举办的珠海中国中青首批全国戏曲演员(生、旦)会演。文艺琼霞代表广东唯一旦行在348个地方剧种旦行中脱颖而出,琼霞进入旦行二十强,获评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戏剧“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荣誉。

获此殊荣后,旦行琼霞向珠海传媒集团记者分享了其会演过程和得奖感悟。年英当下正值第三届珠海艺术节,珠海中国中青她对粤剧传承发展也有独到的见解。

谈表演:在传统表演基础上要有现代审美意识

“全国戏曲演员要在348个地方剧种里的演员旦行进行比拼,最后拼出20强,而且只有一级演员才能申报,可见真的全都是精英同台比拼。”来到昆山会演,琼霞深感竞争激烈,如“神仙打架”。对此次表演选取的两个作品,她也有多重考量。

琼霞在昆山会演中表演《思凡》。

在琼霞看来,《思凡》的表演难度大,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不仅考验演员的“唱”“念”“做”的功力,更要考验演员在台上的气场。她认为,《思凡》能代表红派粤剧,也能突出其个人表演艺术,是塑造人物能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

琼霞在昆山会演中表演《思凡》。

“从《思凡》的演变能看出粤剧的演变过程。”琼霞表示,《思凡》原先是学习昆曲用官话来唱念表演,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语言限制,后来前辈把粤剧的官话改成粤语,但是唱词还保留昆曲原来的唱词,也很明显保留着昆曲的音乐韵味,因此难度不言而喻。

《家访》则是一个非常完整、时长为40分钟的现代戏,“它代表了红派唱腔艺术,也代表我个人唱腔艺术的一种创新。”琼霞坦言,在现代戏表演当中,除了要贴近生活,还需要在传统表演基础上有现代审美的意识,既要守住戏曲表演的本体,又要符合角色的相应技巧。

琼霞在昆山会演中表演《家访》。

在琼霞看来,传统戏可见演员的传承能力,现代戏则代表演员的时代审美。最终,她决定呈现出最大的反差:“所以带来了非常传统的《思凡》和非常创新性的《家访》。”

谈获奖:激励自己继续在戏曲领域深耕细作

对于琼霞而言,获得“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荣誉,是对戏剧演员个人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期望。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代表珠海和全国的戏曲精英汇聚一堂交流,那一刻我同样感受到珠海的文化强盛,这也是我作为珠海文艺人在全国戏曲演员中去竞争并获得殊荣的强大底气。”

琼霞坦言,虽然这是个人奖项,但实质上更是珠海打造“湾区文艺之都”人才高地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成果,“这也激励我继续在戏曲领域上深耕细作,继续精益求精,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同时承担起粤剧传承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荣誉赋予了她更大的动力和信心,也让她深刻明白,自己依然要在戏曲表演领域继续奋斗,“既然证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自己在表演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探讨,提升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

谈传承:需要优秀的演员和高素质的观众

“如果没有演员了,那传承肯定就没有了,有演员才会有观众。”琼霞认为,戏曲传承的核心必定是演员和观众,而戏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演员和高素质的观众。她告诉记者,粤剧艺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艺里颇具代表性的艺术载体,若在珠海能做好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提升珠海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她希望未来可以在多方支持下,打造一个粤剧流派传承中心,汇聚各大艺术家流派的领军人物到珠海开展粤剧流派的理论研究,同时又可以实现流派艺术的研究教育和展演展示。

对于粤剧走进校园和社区,琼霞认为,此举既能发现人才,又能培养人才,“把他们引领到专业的学校里,通过培训,让他们懂得中国戏曲的审美,了解粤剧这门艺术,成为资深粤剧爱好者。”

顶: 648踩: 847